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 手机版
普通会员

泰州市圣旗伟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不锈钢锥形旗杆,灯杆,旗台,旗帜

产品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圣旗伟业又一力作:定做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的旗杆
新闻中心
圣旗伟业又一力作:定做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的旗杆
发布时间:2017-06-03        浏览次数:282        返回列表
 

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的旗杆已有20多年历史,见证了我们共和国3代国家领导人,成功履行了189次重大国事接待活动,也是中国领导人接见外国元首访问时最高的接见标准,接见活动除了升两国国旗,内容还包括奏两国国歌、鸣礼炮、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这么重要的场合要更换旗杆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在这里每一次升旗都是非常隆重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出现一点点差错,都有可能涉及到外交政治。所以中办、外交部、大会堂等部门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同时经过各级领导的严格考察和审核,最后决由圣旗伟业来完成此项重大任务。这是对我们圣旗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能将圣旗伟业的旗杆矗立在高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门前,同时也让我们倍感荣耀。在圣旗人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克服了时间紧、气温高、暴雨多等诸多不利因素,加班加点、精工细作终于在2013年8月15日圆满的完成了这次任务,并且在8月19日习近平主席接见肯尼亚总统肯雅塔时得到了成功的验证。圣旗公司秉承弘扬爱国精神,传播国旗文化,推广标准国旗产品的经营宗旨,已经在行业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且也建立起很高的美誉度。我们坚信,凭着我们的优秀的产品品质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还有我们对国旗的特殊情感,圣旗公司一定会坚实的走好每一步。

 

圣旗伟业向您介绍大会堂接见仪式

●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是国宾访问最重要的礼仪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30多年间,欢迎国宾的仪式一般在机场、车站举行,同时常常组织成千上万的各界群众,在国宾车队经过的地方夹道欢迎。有一段时间,我国还为来访的国宾专机安排战斗机护航。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国礼宾进行了改革,自1980年9月1日起,欢迎仪式改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及广场是首都的心脏,我国政治活动的中心,在这里举行欢迎国宾仪式,更庄严、隆重,更具政治意义。另一方面,欢迎仪式地点的改变,省去了很多人力、物力。

  欢迎仪式开始前,我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台阶前迎接贵宾。贵宾至台阶前下车,少年儿童上前献花(如有贵宾夫人,则有男女儿童二人献花:女童献贵宾,男童献夫人)。我领导人与贵宾握手,并把我方出席欢迎仪式的官员介绍给贵宾。接着,贵宾将外方出席的官员,介绍给我方领导人。之后,我领导人陪同贵宾走向检阅台(夫人不上检阅台)。

  检阅台位于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中央,其后左右两侧飘扬着中外两国国旗。登上检阅台,客右主左,面向天安门广场站定。军乐团开始奏来访国国歌,同时,惊天动地的礼炮,在仪式现场对面的历史博物馆西门外广场开始施放。国家元首来访鸣放礼炮21响,政府首脑鸣放19响。来访国国歌奏毕,即奏中国国歌,两国国歌奏毕,礼炮也刚好鸣放完毕。在人民大会堂内(北大厅或东大厅)举行的仪式,现已不鸣放礼炮。

  国歌奏毕,接着就是检阅仪仗队。只见仪仗队队长,手持军刀,离开仪仗队,正步走向检阅台,在台前约10米处,立正报告:“总统(总理)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我领导人陪同贵宾走下检阅台,沿红地毯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方向前进。在军旗前站定,行注目礼。之后,我领导人与贵宾右转并换位,即贵宾在左,靠近仪仗队一侧,开始检阅。至仪仗队队尾,贵宾向仪仗队队长点头致谢,检阅毕。我领导人与贵宾换位,即宾右主左,返回检阅台站定,仪仗队开始进行分列式表演。

  整个仪式不过20分钟,但是甚为庄重、激动人心。这是国宾访华的第一印象,也是礼宾工作的重心所在。

  ●礼炮

  欢迎贵宾时鸣放礼炮,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始于航海业发达的欧洲。当一艘战船驶入外国港口或在公海上与外国战船相遇时,会互相鸣炮。这既是一种自我解除武装的友好表示,也是一种向对方致敬的表示。1772年,英国规定,鸣放礼炮21响,为欢迎国王和王后的礼仪。1875年,美国国务院与英国驻美公使达成协议,规定按照海军习惯,鸣放礼炮作为迎接贵宾的最隆重礼节,21响最隆重,19响次之。

  鸣放礼炮已成为国际上欢迎国宾的礼仪惯例。

  ●仪仗队

  仪仗原是古代帝王、高级官员出巡时,护卫人员所持旗帜、武器等。据说,在我国,仪仗队最早出现于公元前的11世纪,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战争期间。春秋战国时代已比较流行,曾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说法。唐朝时已把检阅仪仗队作为接待外国要人的常见仪式。《唐书》载:“诸蕃首领至,则备威仪郊导。”“备戎仗之物数,以戒军令,而振国容焉。”迎宾仪式上“旗帜光鲜,戈铠犀密”。看来,当时仪仗队也像今天一样,十分威武雄壮。

  后世各朝代帝王沿用了这种做法,又不断改进,常把作战部队新装备和作战有功的将士选到仪仗队,展示给人。帝王们亲自检阅,鼓舞士气,以增声威。

  中国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人数一般为240人,最少为155人,最多时为360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我国的“破冰之旅”,以及当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我们在欢迎仪式上都做了特殊安排,三军仪仗队人数为3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