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水在电力生产中起着多种重要作用,包括锅炉补充水、冷却用水以及其他生活和消防用水。锅炉补给水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严格,随着火电厂向大容量和高参数方向发展,锅炉用水的水质标准也不断提高。为此,不仅需要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如混凝、沉淀和过滤,还需借助高新技术,如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电渗析等纯水制备技术。
电力锅炉补给水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相关实验数据显示,高质量的锅炉用水应该在浊度、COD、游离氯、总铁、铝、表面活性剂、油分及H2S等指标上,达到以下标准。具体如下:
- 浊度指标:逆流再生,需控制在<2度,顺流再生则<5度;
- COD:需控制在<2.3mg/L;
- 游离氯:需做到<0.1mg/L;
- 总铁:需控制在<0.3mg/L;
- 铝含量需做到<0.05mg/L;
- 表面活性剂:需少于0.5mg/L;
- 油分和H2S:需检不出。
电力锅炉补给水系统的超纯水制备工艺可分为多种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离子交换方式:此工艺流程为: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阳树脂过滤床→阴树脂过滤床→阴阳树脂混床→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2. 两级反渗透方式:此流程为: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PH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箱→纯水泵→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3. EDI方式:流程为: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机→中间水箱→中间水泵→EDI系统→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我公司所生产的电力锅炉补给水超纯水设备,其优越的特点在于采用反渗透与离子交换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超纯水制备。相较于传统的离子交换工艺,我公司产品的运行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同时耗材更易获得,且长远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种超纯水制备工艺的比较,各具优缺点:
- 离子交换树脂方式:初始投资小,空间占用少,但需频繁的树脂再生,增加了环境负担;
- 两级反渗透设备:初投资较高,但无需树脂再生,水质相对偏低;
- 反渗透与EID组合方式:经济环保,连续制取超纯水,但初始投资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对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要求非常严格,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是保障电力生产安全与高效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将有效提升电力生产的整体效率与环境友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