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实验室中,管形喷灯和带型喷灯是常用的设备,其设计参数和使用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管形喷灯和带型喷灯的特性,以及它们在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管形喷灯的设计为灯管纵向直线上钻有75个直径为2.2mm的孔,孔与孔之间的中心距为8mm。喷火角度则为喷口与水平面呈约60°的倾斜,喷口与试样表面的标准距离为75±1mm。这一设计确保了火焰在施加于试样时能够达到良好的覆盖效果。
带型喷灯的喷口设计在长341mm、宽30mm的金属板上,,并在标称257X4.5mm的区域内钻有242个孔。这些孔分为三排交错排列,孔径为1.32mm,孔与孔之间的中心距为3.2mm。燃气流速设定为13.3±0.5l/min,空气流速则为76.7±4.71l/min。为了保证火焰与试样充分接触,该带型喷灯的中心线需保持与进面平行,距地面600±5mm,并且在试样纵轴下方约35mm的位置。
在火焰强度方面,存在两个主要等级:A类火焰温度为950~1000℃,而B类火焰温度则为750~800℃。这一火焰温度的不同,决定了喷灯在不同实验情境下的适用性。
对于试样的夹持装置,由支架、金属环及夹具构成。在试样中部采用二只间隔300mm的金属支撑,确保其水平状态。夹持装置的金属部分必须良好接地。同时,在使用两个带型喷灯的情况下,试样需用0.5-1.0mm的金属丝扎紧固定在梯子上,梯子用25×25mm的角铁焊成,并需良好接地,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实验电压可调范围为0-450V,额定电流不低于3A。此外,实验还需要配备定时器,其范围为99.99S/M/H,确保实验过程中的时间控制精确。而排风系统的设置则是为了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与舒适,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在选择燃料方面,实验通常使用丙烷或液化石油气,以适应不同的实验需求。这些参数和配置不仅保证了设备的高效运行,也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喷灯的技术参数与操作规程,您可以在实验中获得更准确的结果,提升实验的效率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