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询价
近年来,区畜牧兽医局始终坚持推动畜牧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方针,严格遵循区政府关于“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划分要求,积极探索养殖粪污治理的新路径。通过不断强化粪污治理的技术支撑,多措并举,累计完成了102个规模养殖场的粪便污染治理,不断改善了环境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区畜牧兽医局根据海拔高度、气候特征、水源条件以及业主的投入能力等因素,选择了7个规模养殖场作为试点,推广生物发酵养殖技术,建设生物发酵床超过18000平方米。通过引进沼渣沼液抽排机和安装液体输送管道,能够实现清池、输送、灌溉与施肥的一体化。我们积极推行“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桑”以及“猪-沼-渔”等养殖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养殖之路,不仅减少了养殖场的粪便排放,还为种植业提供了肥料来源,达到降低养殖成本和种植成本的目的,目前全区规模化养殖场的粪便综合利用率已经超过了98%。
此外,我们还积极引进治理污染的企业,推动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黔江区引进了一家专注于污染处理的企业,成立了畜禽粪污处理机械设备厂和无害化处理中心(有机肥厂)。机械厂主要为养殖场提供粪污处理设备,例如中小型养猪(鸡)场的粪便固液分离机,采用粪水分离和过滤的方式。一方面,将分离出来的固体物料进行干燥、搅拌、制粒并包装,最终在无害化处理中心加工成袋装有机肥;另一方面,将分离后的液体进行进一步的微滤,确保达到环保标准后再进行排放。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粪便的处理效率得到提升,既减少了污染,也增强了土地的肥力,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