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汽车制造领域,涡轮增压器胶管的设计和材料选择至关重要。国外的涡轮增压器胶管普遍采用全橡胶结构,其中内胶层由氟橡胶和耐热性好的硅橡胶构成,增强层则由高强度的芳酰胺纤维针织而成,外胶层使用硅橡胶。自2000年起,德国大陆橡胶公司开始生产这种胶管,到2003年累计生产了55万根。在中国,涡轮增压器胶管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清河君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在开发新型产品,采用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并且其增强层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工作压力可达10MPa,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205℃。
另外,散热器胶管也在不断进步。随着汽车向节能和低污染发展,散热器胶管的工作环境有了显著改变,发动机舱内温度从原来的110-125℃上升至125-150℃,甚至高达175℃。过去以黄硫化体系生产的散热器胶管逐渐被采用过氧化物体系的新型胶管取代。清河君威公司当前使用高品级的三元乙丙橡胶作为散热器胶管的主要材料,结合特种合成纤维针织的增强结构,运用国内首创的冷喂料挤出技术和无芯预成型套模裸硫化新工艺,成功制造出断裂强度、耐臭氧和粘附强度等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的汽车散热器胶管。这种胶管的脉冲性能经过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实测,达到了30万次以上,远超行业标准的15万次。目前,该项技术已获得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等公司的认可。
随着无铅汽油和电喷装置的普及,燃油胶管的结构和材料也经历了显著变化。内胶层逐渐用氟橡胶、氯醇橡胶或丙烯酸酯橡胶取代了传统的丁腈橡胶,以降低燃油渗透率并改善耐热性。由于氟橡胶的高成本,通常该层的厚度为0.2-0.7mm。增强层多由玻璃纤维、聚酯纤维或尼龙纤维编织或缠绕而成,而外胶层则用氯醇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或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替代了氯丁橡胶。有的产品还在内层丁腈橡胶上包覆尼龙6薄膜,以使燃油渗透率达到0.004ml/cm2·24h以下。国内企业近两年也在研发类似结构的燃油胶管,目前清河县君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已经提供了新型的燃油胶管。
此外,汽车改装用硅胶管的标准也日益完善。该产品的材质主要为硅胶,加强层可选用聚酯布、芳纶布或玻璃纤维,其口径范围从6mm到215mm不等,厚度为四层布,壁厚4.5mm,耐温范围可达-70至+280℃。硅胶管的颜色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常见形式包括直硅胶标准管、变径硅胶标准管、各角度的硅胶弯头管以及一米长的标准硅胶管等。
最后,食品蒸汽胶管的应用也在扩展,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些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不仅在技术上不断进步,更在质量保障及环保方面走在前列,为汽车及相关行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