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秸秆煤炭”
秸秆煤炭是以农村的各种农作物和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花秆、向日葵、稻草、花生壳、玉米芯、树枝、树叶和锯末等。经过粉碎、加压和增密成型后,便形成了秸秆煤炭。
秸秆煤炭的特点
成型后的秸秆炭块具备小体积、高比重、耐燃烧等优良特性。这种炭块的体积仅为原秸秆的1/30,重量则是同等数量秸秆的10-15倍。其密度为0.9-1.4克/立方厘米,并可实现3500-5500大卡的热值,是一种优秀的固体燃料。
秸秆燃料成型后的主要技术参数
秸秆燃料的密度在800-1400千克/立方米之间,热值则为3700-4700大卡。灰分含量在1-20%之间,而水分则控制在15%以下。
秸秆燃料后的废气排放
使用秸秆燃料后,其CO零排放,NO的排放量为214毫克/立方米(属于微量),SO的排放则仅为246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安全标准,可以忽略不计。烟尘的排放量也低于123毫克/立方米,符合环保要求。
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的灰分处理
秸秆燃料的燃尽率可高达96%,剩余的4%灰粉可以回收用于生产钾肥,实现了“秸秆→燃料→肥料”的循环利用。
秸秆煤炭的市场前景
秸秆煤炭作为新型生物质再生能源,因其清洁环保及价格远低于原煤而广受欢迎。其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得城市中的采暖、供热行业,以及宾馆、饭店、洗浴等行业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转向使用秸秆煤炭。相比之下,燃油锅炉的成本高于秸秆煤炭的三倍,给各行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近年来,国家也积极倡导和支持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全国各地建成了一百一十多家生物质发电厂。然而,秸秆煤炭的产量依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其市场销售价格在450元-550元/吨之间,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的预测,现有的石油、天然气及煤的储量在目前的开采利用率下,仅能使用60年左右。因此,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再生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传统能源的日渐稀缺,生物质再生能源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将呈现出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