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木炭是一种环保和高效的燃料,利用木材加工的剩余物、森林采伐的残余、农林业副产品以及农作物秸秆等多种原料,通过机械挤压制成燃料棒,随后在炭化窑内进行缺氧焖烧而得。
机制燃料棒是将锯末、木屑、竹屑、树皮、枝丫、核桃壳、板栗壳、棉花秆、芝麻秆、玉米秆等经过粉碎后,利用机械挤压制成四棱、六棱或方形带孔的成型燃料。成型前的原料自然堆放密度为60-350kg/m³,成型后的密度则提升至1100-1400kg/m³,显示出挤压成型后的燃料棒密度显著提高。这样,机制燃料棒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大大降低植物挥发分的释放速度,缓解因秸秆和薪柴燃烧时的空气供给矛盾,延长燃烧时间,并有效提高热效率30%-40%。
机制木炭是由机制燃料棒在缺氧环境中焖烧而成,其选料广泛,采用低廉的原材料,产品形状规整,具有较高的热值(7000-8500大卡)、燃烧时间(每公斤约200分钟)和含碳量(75-85%),且燃烧时无烟、无味,成为理想的环保清洁燃料。
相比之下,原木炭是通过树木的茎、干或根在炭化窑中焖烧获得的,其质量受到原材料大小和水分含量的影响,通常发热值为5500-6500大卡,每公斤燃烧时间约80分钟,含碳量在65-75%左右,燃烧时有烟雾和异味。
需要注意的是,农作物秸秆和锯末生产的机制燃料棒热量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秸秆燃料棒炭化后的热量较锯末燃料棒低约1/4,因此不适合进行进一步的炭化深加工。然而,秸秆燃料棒是薪柴和燃煤的理想替代品,特别适合于北方地区在秋冬季节取暖、热水锅炉加热、温室升温或作为日常生活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