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球场与硅PU球场的区别
在2005年,市场上几乎没有硅PU这种材料,甚至“硅PU”这个词汇都未曾出现。当时的常见材料主要包括PU、丙烯酸和EPDM,它们各有优缺点。例如,丙烯酸材料颜色鲜艳且不易老化,然而其硬度过高,易产生裂纹;PU材料则富有弹性,但容易出现老化和变色问题,在水泥地上施工时常常出现开裂和鼓泡的现象,且针对脏污的耐受性较差。EPDM材料施工简单,不易起泡和开裂,但其颗粒易掉落,尤其是在三分区篮板下磨损严重,暴露出水泥地面。
为了克服这些材料的缺陷,部分企业致力于研发一种兼具弹性、施工简单且不易老化和开裂的球场材料。经过多轮实验和挫折,该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最初被称为弹性丙烯酸。但弹性丙烯酸仅是一个通用名词,并未具体指代某一种材料。这种材料的核心在于在丙烯酸层下增加一层弹性层,而具体实现的弹性效果则因各家公司各有不同。
随后,硅PU在众多类似产品中脱颖而出。为了与其他产品区别开来,硅PU被赋予了这一名称并注册为商标。自2006年4月硅PU正式投入市场以来,便在体育场地材料领域引发了一场革新,迅速被业界广泛认可,并成为市场上最佳的球场材料之一。使用过硅PU材料的企业普遍不愿意再选择其他材料。
硅PU的推出对传统PU材料制造商造成了很大冲击。起初,一些PU制造商对硅PU材料进行抨击,但随着市场对硅PU的认同度不断提升,它们也开始研发类似材料,导致市场上涌现出许多种类的硅PU产品,包括进口硅PU、二代硅PU、纳米硅PU、有机硅PU和EPU等。
目前,硅PU已获得国际篮联和网联的双重认证,成为国内首个同时取得这两项认证的球场材料。在中国,硅PU的施工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平方,远超其他材料的总和,并在海外欧美市场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