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 عمداً 是指完成整个轧材生产过程的各种装备,包括主要设备、辅助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和附属设备等。然而,当人们提到轧机时,通常指的仅是主要设备。
轧钢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虽然最早的记载出现在1480年,当时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和工程师达·芬奇设计出了轧机的草图。1553年,法国的布律列尔则成功地轧制出了金和银板材,用于制造钱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西班牙、比利时和英国等国相继出现了轧机。
例如,1728年设计的生产圆棒材的轧机,就是在英国诞生的。这种轧机在1766年有了串行式小型轧机的出现。而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投产了第一台可逆式板材轧机,并轧制出了用于船舶的铁板。1848年德国发明了众所周知的式轧机,而1853年美国则开始采用三辊式型材轧机,这种轧机通过蒸汽机传动的升降台实现了机械化的生产。
在中国,轧机的使用始于1871年,当时福州船政局的拉铁厂开始使用轧机进行生产,轧制厚度达到15mm以下的铁板及尺寸为6~120mm的方、圆钢。至1890年,汉冶萍公司在汉阳铁厂引进了蒸汽机驱动的双机架二辊中板轧机和双机架轨梁轧机,标志着中国轧钢生产的重要发展。
随着冶金工业的逐步发展,现今的轧机类型层出不穷。轧机的主要设备包括工作机座和传动装置,其中,工作机座由轧辊、轧辊轴承、机架、轨座以及轧辊的调整和换辊装置等组成。轧辊是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关键部件,而轧辊轴承则负责支撑轧辊并保持其在机架中的固定位置,承受的工作负荷非常重且变化大。
总之,轧钢机的演变与发展,展示了冶金工艺的进步与技术革新,为各类金属材料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