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施工要求是确保跑道质量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施工通常在沥青或水泥基础上进行,基础处理方法与道路施工相似。在塑胶跑道施工中,基础的表面平整度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塑胶面层的厚度和弹性。以下是塑胶跑道施工中的关键要求:
1、坡度:基础的坡度要求较为严格,横向坡度需小于1%。对于特定区域,弯道要求为8‰,直道为5‰,半圆区也是5‰。纵向坡度需控制在小于1‰,而跳高区的坡度最好小于0.4%。此外,基础表面应保持平坦光滑,确保排水畅通。
2、平整度:平整度是基础合格率的重要指标,要求平整度合格率达到95%以上。在使用3米直尺时,误差应控制在3mm以内。
3、定位:为确保准确施工及线条绘制,必须在跑道场地的四个半圆切线点和两个圆心位置设置牢固且明显的标志,便于后期施工的精准执行。
4、排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必须在大雨后两小时内排出积水。对于冰冻地区,建议在沥青层和碎石层之间增加一层土工布作为缓冲层。此外,沿排水沟槽的基础需要进行特别的防水处理。
5、强度和稳定性:基础需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表面要均匀坚实,不能有裂缝和烂边,接缝必须平直光滑。垫层的压实度需大于95%,经过中型碾压机处理后,不应出现明显的轮迹、浮土松散或波浪现象。
6、保养期:基础表面应保持清洁和干燥。沥青基础在完工后需进行至少30天的保养,以使得沥青表面低沸点成分充分挥发,从而确保塑胶层与基础具备良好的粘接强度。混凝土基础同样需保养30天,并需考虑在大面积使用时留下适当的伸缩缝。在铺设面层之前,混凝土基础必须进行相应处理。
遵循这些施工要求,可以有效提升塑胶跑道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确保运动员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比赛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