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测定仪是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来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一种仪器,通常采用凯氏定氮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食品和饲料,还广泛应用于谷物、水、土壤和化学品等的氮含量检测。在使用蛋白质测定仪时,有八大要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并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第一,样品的选择至关重要。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使用粉碎设备将大块固体样品打磨成细小均匀的颗粒。而液体样品应确保充分混合,这样才能获得更准确的测定结果。
第二,在称量并放入凯氏烧瓶时,务必小心,避免样品粘附在烧瓶的颈部。若产生粘附,含氮化合物可能在无硫酸的情况下无法彻底消化,这会导致氮的损失及测定数值偏低。
第三,消化过程中不应使用强火,特别是样品含有较多脂肪或糖分时,泡沫容易大量产生,强火会导致样品溢出或者使粘附在烧瓶壁上的物质无法有效消化。因此,建议初始时用小火加热,保持温和沸腾。
第四,在消化过程中,应适时转动凯氏烧瓶,利用冷凝酸液将附着在瓶壁上的残渣洗下,以促进完全消化。
第五,控制消化时间非常重要。时间过长会引发氨损失;而时间不足则可能导致消化不完全,从而影响总氮量的准确性。
第六,如果样品脂肪含量过高,应增加硫酸的用量,这是因为脂肪的消化会消耗大量硫酸,缺少硫酸会导致氮损失。
第七,掌握硫酸钾与硫酸的用量比至关重要。二者的适当比例能够提升消化的效率,确保酸的沸点适中,从而影响消化所需的时间。
第八,在液体澄清透明后,继续加热0.5小时即可,过长的加热时间会导致硫酸分解,甚至形成的铵盐发生热分解,这在测定低蛋白质样品时尤为重要。
遵循以上八大要点,可以有效提高蛋白质测定仪的使用效果,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