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简介
塑料大棚,又称为冷棚,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设施,用于保护地面作物的生长。由于其建造简单、使用方便和投资少,塑料大棚在各国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材料包括竹木和钢材,外部覆盖塑料薄膜,形成拱形结构,有效栽培蔬菜,并提早或延迟供应,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塑料大棚能够在早春和晚秋提供新鲜蔬菜。
塑料大棚的功能
塑料大棚充分利用太阳能,具备保温效果,并可通过卷膜调节棚内的温度与湿度。在我国北方,塑料大棚主要用于春季提前种植和秋季延迟收获,通常可提前30至35天种植,而秋季则可延后20至25天。但是,这些大棚无法进行越冬种植。在南方地区,除了冬春季节利用大棚进行蔬菜及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外,还可以在夏秋季节使用遮荫网进行降温和防雨。
发展的历史背景
随着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的出现,塑料薄膜逐渐在农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日本及欧美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成功采用薄膜覆盖温室,随后我国在1955年也引进了聚氯乙烯薄膜,推进了塑料大棚的使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大棚面积在多个地区得到了迅速扩张。如今,我国的塑料大棚面积已基本稳定在十万亩以上,并预计未来将继续增长。
塑料大棚的结构分类
塑料大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简易竹木结构大棚、焊接钢结构大棚和镀锌钢管装配式大棚。简易竹木结构大棚建造成本低,但使用寿命相对短,遮光率高;焊接钢结构大棚结构坚固,透光性好,使用寿命较长。镀锌钢管装配式大棚则是一种新型结构,既方便装配,也具备良好的抗风雪能力,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
覆盖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覆盖材料包括普通膜、多功能长寿膜以及草被、无纺布等。普通膜透光率高但使用寿命较短,多功能膜则增加了防老化的成分,使用寿命更长。此外,草被和无纺布等材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温性能。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对大棚的气候调控至关重要。
大棚的技术管理
搭建大棚时,需选择阳光充足、避风防潮的地块。在膜的管理上,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定期清理膜上的灰尘以保持高透光率。同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需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调节,以最大化产出。通过合理的通风换气,定期监测环境条件,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产量。
总结
塑料大棚不仅提高了蔬菜及花卉的生产效率,还为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应用中,合理的结构设计、合适的覆盖材料以及严格的管理措施是确保大棚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塑料大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