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塑胶跑道在国内场地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其施工要求与质量标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塑胶跑道的投资相对较大,通常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确保其长期使用寿命可达8-10年。在整个工程中,经济投入主要集中在面层和基础两部分。
在预算中,很多人往往认为面层是最大的开支,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塑胶面层和基础部分的价格相差不大。两者的费用均是以按平米计价的方式来计算,综合总面积确定总造价,因此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两者的成本是非常必要的。
从目前市场来看,塑胶跑道的建设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招标总包,即由一家企业承揽全部工程;第二种是分包,将基础和面层分别交给不同的企业施工。通常,甲方更倾向于选择分包模式,以获得更好的专业性和施工质量,因为土建和场地铺设材料属于不同专业领域,选择不同企业可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基础部分的选择上,塑胶跑道的基础通常有沥青基础和水泥基础两种。由于沥青基础需要的重型机械较多,且其厚度大约是水泥基础的两倍,价格也较水泥基础高。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沥青基础的成本也在逐渐上升,而水泥基础则相对便宜。
对于塑胶面层的选择市场上主要分为国产和进口两种。进口产品主要来自德国和日本等国家,虽然质量较高,但造价也相应较贵。而国产塑胶面层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在应用中证明其有效性。关键在于选择信誉好的厂家,以保证施工的认真度和材料的质量控制。面层的类型主要有混合型和复合型,每个工程对面层的厚度和材料比例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市场报价差异较大。
在施工过程中,跑道的基础设计基于道路结构要求,一般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度为50㎜,沥青石屑混凝土20㎜,塑胶面层则厚度为13㎜。测量控制是跑道及场地施工的前提条件,采用超小方格网点位控制测量,确保准确定位和施工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各结构层的施工应始终保持在测量控制范围内。最终,竣工后对跑道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量,确保其纵向倾斜度和横向倾斜度均符合国际田联的规定,确保塑胶跑道的质量达到专业标准,为运动员提供安全、高效的训练和比赛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