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不锈钢中,440A钢以其良好的淬火硬化性能和高硬度而受到广泛关注。相较于440B钢和40C钢,440A钢展现出了更高的韧性。440B主要用于刃具、量具和轴承,其硬度高于440A,但韧性则逊色于440A。相对而言,440C钢拥有所有不锈钢和耐热钢中最高的硬度,广泛应用于喷嘴和轴承等领域。进一步来说,440F钢在提高440C钢的易切削性能方面表现出色,适合用于自动车床。
马氏体型不锈钢与普通合金钢一样,具备通过淬火实现硬化的特性。通过选择合适的牌号和热处理条件,可以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总体来说,马氏体型不锈钢属于铁-铬-碳系不锈钢,主要划分为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
在马氏体铬系不锈钢中,添加铬、碳和钼等元素会影响其强度特性。当在淬火-回火条件下增加铬的含量时,铁素体含量也相应增加,从而导致硬度和抗拉强度下降。针对低碳的马氏体铬不锈钢,在退火状态下增大铬含量会提升硬度,同时延伸率略微降低。而在铬含量固定的情况下,增加碳的含量则会提升淬火后钢材的硬度,但塑性会下降。
添加钼的主要目的是提升钢材的强度、硬度及二次硬化效果。在低温淬火处理中,钼的效果尤为明显,通常其含量少于1%。在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中,一定比例的镍可以减少钢中δ铁素体的含量,从而实现钢材的最高硬度值。
马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征在于其碳含量在0.1%-1.0%之间,铬含量介于12%-27%。在此基础上,钼、钨、钒和铌等元素的添加也会影响其性能。由于其体心立方的组织结构,使得在高温下强度显著下降。然而,在600℃以下,马氏体型不锈钢的高温强度在众多不锈钢中仍然是位居前列的。此类不锈钢具有卓越的蠕变强度特性,为其在各种工业应用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