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上的成熟、稳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清晰度,不再人云亦云,不再按着师长规划的方向亦步亦趋,能够把别人的学说抛开,确立自己的思想,这才是不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不逾矩”,不仅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也是对自己性格的描述,从这一点来看,孔子也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三十而立”对于古人来说,是必须做到的一件事,古人的寿命短,在汉朝时候,男子到了三十六岁就可以自称老夫了,“三十而立”,在三十岁的时候成家立业,有所成就,是很常见的,也是很简单的。孔子的“三十而立”是什么概念?一是经济上的独立,独自撑起门户过日子,再优秀一些就是有所建树。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能在三十岁“立”起来?上学就上到二十五六岁,再读读博士,四十岁“立”起来就不错了。
再说“四十不惑”。孔子和释迦摩尼的时代,人们困惑什么?真没有什么可困惑的,少数识字的几个人研究六书(《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学习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士”;大多数素朴如白纸的文盲面对的只是老天,穷究的是天气变化与耕种收获的关系:什么迹象表明要刮风下雨,什么季节种什么作物——所以古时候传下来的天气谚语丰富而精彩。除此古人们再没什么可困惑的了。
现代社会信息大爆炸,宏观的研究到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微观研究到原子、中子以下还有无法穷尽的分割,至于名目繁多的学科也是呈裂变的态势越分越细,这么多学说、理论,谁能说不惑?我感悟到的“不惑”,主要是思想上的成熟、稳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清晰度,不再人云亦云,不再按着师长规划的方向亦步亦趋,能够把别人的学说抛开,确立自己的思想,这才是不惑。按照当今社会的表象,达到“五十不惑”就相当不错了,有多少人七老八十还是在所谓伟人圣人划的框框里打转转,到死都在困惑中。至于有几个明白人说了一些前卫的话,比如林昭等,他们对未来可能不困惑,对现实未必不困惑:历史的诡异、现实的强大、落后、陈旧、少变……伽利略和布鲁诺都为了真理而义无反顾,但是一个活了下来,一个被烧死,他们中谁更明白、谁更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