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国家科研机构新工艺生产的DFC-300型聚渣剂,是一种在熔炼铸造工艺中应用广泛的新型化学助剂。该聚渣剂具备优异的捕渣、除渣和保温性能,能够有效提高铸件的内在质量,降低废品率,减少能耗,缩短操作周期,提升金属的利用率。
聚渣剂在撒布于金属熔液表面后,能够在高温下迅速膨胀成粘稠状活性材料,吸附金熔液中的熔渣和杂质,并形成塑性渣壳,覆盖在熔液表面,从而实现聚渣、除渣及净化熔液的效果。此外,由于其低导热系数,聚渣剂还能有效起到保温作用,尤其适用于铸钢、铸铁、球钢、合金钢、不锈钢、特殊钢以及有色金属的熔炼铸造。
聚渣剂的主要特点与使用方法:
1. 除渣与挡渣:聚渣剂适用于浇包、坩锅炉、电炉及反射炉中。在熔液表面均匀撒布后,稍加搅拌,就会迅速形成与金属溶液易于分离的渣壳,轻松扒掉渣壳即可获得纯净的溶液,从而提高铸件的质量。此外,聚渣剂使用安全可靠,不爆不溅,便于操作。
如需进行挡渣操作,可以在扒渣后于浇铸前在浇包或炉口处加入聚渣剂,形成条状浮坝,有效粘挡零星的熔渣,省去人工挡渣的环节,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2. 保温性能:聚渣剂的低导热系数使得在金属熔液表面形成的浮层能够有效阻止热传导和热辐射,成为优良的保温层,非常适合在中间转包或者需停放时间较长的金属溶液上使用。
3. 环保特性:聚渣剂无污染,对金属熔液无渗透,不会影响其化学成分及铸件的机械性能,且在使用过程中无产生灰尘和有害气体污染,有助于净化环境,促进文明生产。
4. 用量建议:聚渣剂的推荐加入量为1.5—2.0kg/T金属溶液,具体用量可根据熔液的面积、温度以及熔炼金属的杂质含量进行调整。
技术指标:
外观:浅蓝色固体颗粒;
粒度:①20—60目>95%,②18—40目>95%,50—70目>95%,40—60目>95%;
容重:1.2g/cm³;
成分:总有效成分>99%;
SiO₂:69—76%;
AI₂O₃:8—14%。
包装及储存:聚渣剂采用聚乙烯内袋和塑料编织袋双层包装,规格为25kg/袋和40kg/袋,存放时应保持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和破裂,确保产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