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制木炭的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棒直径通常为50mm,而经过碳化处理后,直径会缩小至36-38mm。这种木炭的断面呈现出金属光泽,手感也较重,显示出其优质的特征。
选择合适的设备是生产机制木炭的关键步骤之一。尽管不同设备在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上有相似之处,但其制造质量却有显著差异。例如,在制棒之前,原料需要经过烘干处理,以确保含水率降低至12%-4%之间。因此,烘干机的管道长度、直径、保温性能,以及风机的风量、风压和流速等都要符合烘干的具体要求。
理想情况下,烘干机应该能够一次性将含水率为35%%的原料处理至合适的水平。然而,某些烘干机由于设计不当,可能需要3-4次才能完成烘干,导致人力、物力和电力的浪费,进而增加了制碳成本,并受到影响的还有随后的制棒工序。
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他们可能无法正确理解烘干与制棒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销售机制木炭设备的厂家众多,彼此竞争激烈,这往往导致价格战,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整体质量。一些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的企业,其产品性能和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在选择设备时,应当保持谨慎,认真比较不同厂家的产品,确保选择到性能优越、质量可靠的 machinery。切记要想获得好的结果,首先需利用好合适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