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肋钢筋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它是通过热轧盘条经过多道冷轧减径和一道压肋处理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二面或三面月牙形状。这种钢筋在1968年由德国、荷兰和比利时成功研发,并于1973年开始在欧洲各国广泛应用,包括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美国和英国等。
作为建筑钢材,冷轧带肋钢筋被纳入各国的混凝土结构规范,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高速公路、机场和市政工程等领域。在1994年,欧共体的年产量达到了450万吨。在中国周边国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开始在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中广泛应用冷轧带肋钢筋,其中新加坡的年使用量超过15万吨。
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级别在国际上大致相同,一般约在550N/mm²左右,规格范围为4─9mm。它广泛应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如现浇楼板、基础底板的受力筋与分布筋、剪力墙的分布筋以及梁柱的箍筋等。
根据ISO10544-1992(E)的规定,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500N/mm²,抗拉强度550N/mm²,以及伸长率(标距5倍直径)为12%。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得冷轧带肋钢筋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