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黄铜是一种铜锌二元合金,其含锌量的变化显著影响其室温组织。根据Cu-Zn二元状态图,普通黄铜的室温显微组织可分为三类:含锌量在35%以下的称为α黄铜,其显微组织由单相α固溶体构成;含锌量在36%至46%之间的称为(α+β)黄铜,由α相和β相两种相组成;含锌量超过46%至50%的则称为β黄铜,其显微组织仅由β相组成。
压力加工性能方面,α单相黄铜(含量范围从H96至H65)在塑性方面表现优良,适合冷热加工。然而,在锻造等热加工过程中,α单相黄铜可能会出现中温脆性,其温度范围通常在200至700℃之间。因此,在进行热加工时需保证温度高于700℃。其中温脆性的成因主要是由于Cu-Zn合金中的α相区内存在Cu3Zn和Cu9Zn两种有序化合物。在中低温加热时,这些化合物发生有序转变,使合金变脆。同时,铅和铋等有害杂质在铜中形成低熔点共晶薄膜,也可能导致晶间断裂的发生。实践中,添加微量的铈能够有效消除中温脆性。
两相黄铜(范围从H63至H59),除具有良好塑性的α相外,亦含有以铜锌化合物为基的β固溶体。β相在高温时展现出高塑性,但在低温下,β'相则表现出较硬脆的特性。因此,(α+β)黄铜应该在热态下进行锻造,而含锌量超过46%至50%的β黄铜因其硬脆特性,不适合进行压力加工。
力学性能上,不同含锌量的黄铜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随着含锌量的增加,α黄铜的抗拉强度(σb)和延展率(δ)都有所提高。而对于(α+β)黄铜,含锌量在约45%之前,室温强度逐步上升,但在进一步增加含锌量后,由于合金结构中出现脆性更大的r相,强度骤降。同时,(α+β)黄铜的室温塑性则随着含锌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因此,含锌量超过45%的铜锌合金在实际应用中价值不高。
普通黄铜的应用相当广泛,包括水箱带、供排水管、奖章、波纹管、蛇形管、冷凝管、弹壳及各类复杂形状的冲制品和小五金件等。随着锌含量的提高,从H63到H59的各类黄铜在热态下加工性能良好,广泛用于机械和电器零件、冲压件及乐器等领域。
深圳市华泰铜铝材料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领先者,主营系列优质产品,包括铜线、铜棒、铜带、铜板、铜管、紫铜、青铜、磷铜等多种材质。我们的黄铜产品涵盖H96、H90、H80、H70、H68、H65、H63等不同类型,适合各种工业应用。同时,我们也提供多种铝材产品,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