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24个省份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户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到本地农业面源排放总量的90%以上。农业部农业与资源保护总站的站长王衍亮指出,随着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率不足,导致了污染排放的逐年上升。
目前,全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高达38亿吨,而有效处理率却不到50%。这使得畜禽养殖污染对
土壤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一些地区,畜禽养殖量无序增加,废弃物的排放量严重超过了水体的消纳能力。此外,畜禽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激素、铜、铁等物质在施用粪肥后,导致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有害物质,从而可能影响农产品的质量,损害人体健康。据研究,年出栏量达10万头的养猪场,其大污染半径可达5公里。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的禁养区,实施种植、养殖结合的模式,对病死畜禽及其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种养密度较高的地区和新农村集中区,应因地制宜建立集中处理中心,探索规模养殖粪污的第三方治理和综合利用机制。
在处理规模养殖粪污方面,可以采用发酵床翻抛机。这种设备用于翻滚、抛离和混合有机固体废弃物,以期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和生物干化处理,最终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该设备也可用于有机肥的生产,以及市政垃圾和污泥的好氧堆肥处理。相较于传统的处理方式,发酵床翻抛机能促进有机固体与氧气的充分结合,展现了好氧发酵的多种优势,同时避免堆垛温度过高和物料打结的问题,确保处理过程的可操作性、环保性和有效性。
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被视为防止养殖污染对土壤和水体影响的有效模式。浙江省是全国第一个参与省部共同建设循环农业的试点省份,组织了农牧结合整县制布局的试点,推出了新的畜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省保留下来的10027家养殖场全部实现了养殖污染污水的达标排放,其中超过85%的养殖场采用了农牧结合和生态消纳的治理模式。这使得全省初步构建起了种养场户的小循环、园区中的中循环和县域的大循环的生态养殖格局。
综上所述,发酵床翻抛机有效解决了规模养殖粪污的问题,同时也为养殖场带来了额外的收入。通过新的治理模式,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