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计量事业发展,全区计量基础工作更加坚实,量传溯源体系、地方计量法规体系、监管体系不断健全,计量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在服务内蒙古绿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节能降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计量科研领域的成果大量涌现,共建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983项,其中自治区最高等级计量标准184项;研制和获批国家标准物质5项。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内蒙古紧紧围绕落实总书记的重要嘱托,采取了一系列工作举措,其中计量工作就是一项重要抓手,我们聚焦服务产业发展和“双碳”攻关,加强计量测试和科技创新技术研究,加快构建先进测量体系,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计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计量基础研究 推动内蒙古创新发展
能源是内蒙古支柱产业,我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和消纳利用地区,煤制烯烃、甲醇产量已居全国首位,晶硅产能已占到全国1/3左右,稀土储氢材料产量全国排名第一,稀土抛光材料产量全国第一。根据国家能源资源节约和绿色生态发展要求,这些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计量技术的保障和支撑。
加强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立足内蒙古资源优势,建立“内蒙古自治区能源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形成产学研用模式,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联合攻关,开展对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测量技术的研究,攻克部分设备动态检测、大跨度检测、复合型检测技术研究难题,将成果延伸到产业。开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程序与有效性评价、效能评价等理论的研究,推动计量理论在产业计量发展中的实际应用,有效服务内蒙古工业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推动国家计量科学发展贡献内蒙古智慧和力量。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模式。申请建立“国家乳制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依托产业计量中心的建设,开启新型计量服务模式。立足内蒙古产业优势,通过搭建乳制品计量技术研究、乳制品标准物质研制、乳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乳制品产业计量技术服务等平台,开展全产业链计量研究工作,为发展壮大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的产业或工业计量科技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构建新型计量科学研究模式和科技创新生态。
开展数字化转型研究。推进“内蒙古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和分析,搭建更高水平的计量科研平台、能源计量数据公共平台、能源计量检测服务平台、能源计量技术研究平台,形成数据和技术统筹应用模式,确保数据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为做好计量工作宏观分析、加强监督管理、实施节能监察、开展“双控”形势分析、制定方法标准等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切实促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加强计量深度应用 服务内蒙古绿色发展
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外输能源占全国跨区输送总量的1/3。计量工作将在这项工作的提质增效、交易结算及考核评价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进先进制造与质量提升。筹建“稀土功能材料产业计量中心”等一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联盟,实施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工程和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特别是实施稀土功能材料产业计量中心项目,将有效填补稀土新材料应用测试评价领域空缺,有力促进稀土新材料研发、生产、应用、测试评价协同发展,为全产业链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精细化管理和质效管控研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计量测试服务,切实解决现存瓶颈问题,进一步提升内蒙古在稀土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对我国高效合理利用稀土资源、提升稀土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申请建设“国家碳计量研究中心”,积极开展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计量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建立碳排放量和碳汇量的数据测量体系,使碳排放量“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作为评价能源利用状况、依法实施节能监督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计量体系,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为内蒙古节能降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生活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围绕居民生活,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研发和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新进展,建成生活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平台,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评价考核,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使得绿色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
加强计量能力建设 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围绕内蒙古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安全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基本覆盖重要产业发展领域,形成一批专用计量测试方法和标准规范,进一步增强计量溯源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测量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技术能力提升,落实落细强制检定及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优化计量标准及标准物质建设,加强量值溯源方法研究,健全完善内蒙古地方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建设,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鼓励各类测量主体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技术创新联盟,优化先进测量技术服务,推进测量数据积累和应用,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推动作用。
推进计量标准建设及标准物质研制应用。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发挥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在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作用,新建一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在过去土壤、水分、铀三硅二中铀元素成分分析5项标准物质基础上,根据内蒙古实际研发核酸检测及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标准物质,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加强计量机构队伍建设。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对计量技术机构提出的新要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互认公益性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计量校准市场和校准机构建设,提升计量技术机构服务市场能力和水平。设立首席计量师,加强注册计量师资格管理,加大计量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加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与相关省市共同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计量服务协同平台”,积极推动黄河流域计量协同发展。健全区域计量协调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计量技术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推动形成健全完善的计量体系保障能力。
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致力于计量改革创新,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探索建立新型计量监管模式和制度,推动监管重点从器具监管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监管体制转变,实现将“管理思维”转化成“治理思维”,有力有效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完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制定《内蒙古自治区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细则,把计量事业发展与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结合。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计量管理条例》,强化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推动新《计量法》实施后配套法律法规规章的制修订,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加强供水、供气、电力、防灾避险等相关计量基础设施建设,面向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体育健身、养老等民生领域,夯实高品质生活计量基础。围绕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粮食购销等领域计量监管需求,加强计量器具检定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对集贸市场、眼镜店监督检查,开展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推动诚信计量体系示范创建,推行经营者诚信计量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计量监管模式,实现智慧监管。加强计量执法协作,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
推动计量服务市场主体。继续优化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授权、计量标准器具核准、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等行政审批流程,落实自我承诺、先证后核,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的核查,改为“企业自我声明+政府后续监管+市场监督”管理模式。鼓励各类机构提升认证认可校准和检测能力,培育和壮大专业化计量技术服务市场。组织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和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活动,对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重大专项开展量值保障能力验证等工作,推动计量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当前,在我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我们将以《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实施为契机,加强行业区域交流协作,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内蒙古急需的计量标准建设任务,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提升计量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和监管效能,积极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建设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中贡献内蒙古计量力量。(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