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司的竞争对手是行业标杆企业,他们的政策是针对具体的采购类别,选定几家供应商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每次有新项目,就在这几家里招标选取。他们知道,如果漫天撒网,找更多的供应商来竞标的话,肯定能找到更低的价格。但是,跟有限的供应商合作的好处是长期合作,互相熟悉,配合度高,隐形成本低。更重要的是采购额集中,公司是供应商的重点客户,能够得到供应商的重点照顾。有些行业周期性强,一旦行业处于上升期,供应商普遍产能紧张时,非重点客户的劣势就暴露无遗,供应商绩效就成了新产品、新项目导入过程中的瓶颈。
项目如此,料号层次也一样。在我接触过的公司中,基本上每个公司都要求一个料号多家询价。结果是每个料号是得到了最好的报价,达到了料号层面的优化。但是,在供应商层面则否。比如针对一类产品,本来三四个供应商就足够了,实际上却有二三十个供应商,公司不是任何一个供应商的大客户,为后续的绩效管理和年度降本带来重重困难。这都是典型的在料号、项目层次优化了,却是以供应商层面的优化为代价,获小利而失大利。
在系统和流程方面也是同样的问题。在料号、订单层次,很多公司都有完整的流程,比如招投标流程、订单处理流程等,ERP也有完整的功能来支持。但在供应商层面,比如供应商的寻源、绩效管理和改善上,很多公司既没流程也没系统,决定了很多供应商层面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比如供应商选择不到位,或者供应商的整体绩效欠佳,注定料号、订单、项目层次的问题多得不得了。订单、料号、项目上的问题太多,就成了管理资源的黑洞,分配到供应商层面的资源就更少,导致供应商层面的问题更多,反过来在订单、料号和项目层次造成更多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料号、项目层次的小优化是一城一池之得失,是战斗;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事关大局,是战役。在很多本土企业,尤其是管理粗放的民企、国企,注意力都集中在料号、项目上,结果是赢了战斗却输了战役。其实,对一个公司来说,跟哪个供应商做生意,远比在一个具体的料号、项目上得到最好的报价要重要。在供应商层面的损失,不管怎么努力,也很难由料号、项目层面来补足;相反,料号、项目层面的一城一池之得失,则更容易从战役的角度来弥补。
在北美,从料号、项目层面的小优化,上升到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是个长期过程,而且还远没有完成。跟众多本土企业一样,在北美,传统的做法是料号层面的优化:多家竞标,择优录用——料号层面的小优化是以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为代价:供应商数量膨胀是北美企业的普遍问题。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企业大举进入北美市场,在成本、质量和服务上让北美竞争对手吃尽苦头。北美企业就开始全面研究日本企业,发现与北美企业显著不同的是,日本企业主要跟数量有限的供应商做生意,而且是长期关系——爷爷一辈一起做生意,父亲一辈也是,孙子一辈还是在一起做生意,客户与供应商之间长期合作,供应链的效率挺高。于是北美企业开始系统地学习日本企业,大幅整合供应商,供应商整合与精益生产、供应商早期介入等一起导入美国。这些都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概念。顺便提及,供应链管理其实是个东方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个日本概念。无论是概念还是实践,大都能追溯到丰田等有限的几家日本企业。